5分钟看懂的WebAssembly入门指南
原文地址
本文是一篇WebAssembly的入门文章,从理论介绍到实战方面有全面的讲述。
历史进程 由于 javascript 的动态类型特性,AOT 并不能为它做出优化,只能选择 JIT 来优化。
而为了让 JIT 效率提高,Mozilla 推出了 asm.js。它和 Typescript 比较相似的是它也是一个强类型语言,不过它的语法是 js 的子集,它专为 JIT 效率提高而打造。
在 Mozilla 推出 asm.js 之后,一些公司都觉得这个思路不错,于是联合起来推出了 WebAssembly。
WebAssembly 是什么 WebAssembly 是一套指令集(字节码)标准,不过它并不是可以被 CPU 直接执行的原生指令集,所以它目前还需要配套一个虚拟机(low-level)来执行。
工具链 目前比较成熟的有
1、https://emscripten.org/(基于 LLVM)
2、https://github.com/rustwasm/wasm-bindgen(Rust)
我们这里拿 emscripten 举例,它可以让任何使用 LLVM 作为编译器后端的语言都可以编译到 wasm。
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我们先了解一下 LLVM。
LLVM Low-Level-Virtual-Machine
它是一个编译器,不过它不直接将语言编译到机器码,而是先用每个语言的前端编译器编译到 IR(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),然后再利用后端编译器编译到目标机器码。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需要支持一个新架构时,只需要添加一个后端编译器就可以了。
而 WebAssembly 就是这么多编译目标中的一个,所以任何基于 LLVM 的语言都可以编译到 WebAssembly。
既然这样,我们可以试试直接采用 LLVM 来编译 wasm,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过程。
实战
安装 LLVM 1 2 3 4 brew install llvm brew link --force llvm llc --version
编译 C 假设我们有 C 文件 add.c
1 2 3 int add (int a, int b) { return a * a + b; }
第一步: 我们先采用 clang
将 C 文件编译到 LLVM IR
1 2 3 4 5 6 clang \ --target=wasm32 \ -emit-llvm -c \ -S \ add.c
我们会得到一个 add.ll
文件,这就是 LLVM IR
,大概长下面这个样子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; ModuleID = 'add.c' source_filename = "add.c" target datalayout = "e-m:e-p:32:32-p10:8:8-p20:8:8-i64:64-n32:64-S128-ni:1:10:20" target triple = "wasm32" ; Function Attrs: noinline nounwind optnone define hidden i32 @add(i32 noundef %0, i32 noundef %1) #0 { %3 = alloca i32, align 4 %4 = alloca i32, align 4 store i32 %0, ptr %3, align 4 store i32 %1, ptr %4, align 4 %5 = load i32, ptr %3, align 4 %6 = load i32, ptr %3, align 4 %7 = mul nsw i32 %5, %6 %8 = load i32, ptr %4, align 4 %9 = add nsw i32 %7, %8 ret i32 %9 } attributes #0 = { noinline nounwind optnone "frame-pointer"="none" "min-legal-vector-width"="0" "no-trapping-math"="true" "stack-protector-buffer-size"="8" "target-cpu"="generic" } !llvm.module.flags = !{!0} !llvm.ident = !{!1} !0 = !{i32 1, !"wchar_size", i32 4} !1 = !{!"Homebrew clang version 15.0.7"}
第二步: 将 LLVM IR
编译到 object
文件
1 llc -march=wasm32 -filetype=obj add.ll
我们会得到一个 add.o
,它是一个含有这个 C 文件所有编译代码的 wasm
模块,不过现在还不能够运行它。这个模块中其实是一个可以被阅读的格式,我们可以用一些工具来解析它,比如 WebAssembly Binary Toolkit(wabt)
1 2 brew install wabt wasm-objdump -x add.o
大概长这样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dd.o: file format wasm 0x1 Section Details: Type[1]: - type[0] (i32, i32) -> i32 Import[2]: - memory[0] pages: initial=0 <- env.__linear_memory - global[0] i32 mutable=1 <- env.__stack_pointer Function[1]: - func[0] sig=0 <add> Code[1]: - func[0] size=44 <add> Custom: - name: "linking" - symbol table [count=2] - 0: F <add> func=0 [ binding=global vis=hidden ] - 1: G <env.__stack_pointer> global=0 [ undefined binding=global vis=default ] Custom: - name: "reloc.CODE" - relocations for section: 3 (Code) [1] - R_WASM_GLOBAL_INDEX_LEB offset=0x000006(file=0x00005e) symbol=1 <env.__stack_pointer> Custom: - name: "producers"
这里定义了 add 方法,不过除此以外还包含了很多其他信息,比如 imports,这其实是要被下一个环节(linking)所消费的
第三步: Linking
一般来说,连接器的作用是将多个 object 文件连接成一个可执行的文件。
LLVM
中的连接器叫做 lld
,根据编译目标不同存在多个 lld,我们这里要用的是 wasm-ld
1 2 3 4 5 wasm-ld \ --no-entry \ # add.c 并没有一个入口文件, 它是一个 lib --export-all \ # 导出所有方法 -o add.wasm \ add.o
这里我们会得到最终的 wasm 产物,add.wasm
第四步: 运行 wasm
我们新建一个 html 文件来运行 wasm
1 2 3 4 5 6 7 8 9 10 <!DOCTYPE html > <script type ="module" > async function init ( ) { const { instance } = await WebAssembly .instantiateStreaming (fetch ("./add.wasm" )) console .log (instance.exports .add (4 , 1 )); }; init (); </script >
上面的过程略显复杂,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其中发生了什么。其实我们可以一步完成这些动作
1 2 3 4 5 6 7 clang \ -target=wasm32 \ -notstdlib \ -Wl,--no-entry \ -Wl,--export-all \ -o add.wasm \ add.c
我们可以通过 wasm2wat(上面提到的 wabt 中已经包含了) 工具来看下 wasm 的 S expression 格式长什么样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(module (type (;0;) (func)) (type (;1;) (func (param i32 i32) (result i32))) (func $__wasm_call_ctors (type 0)) (func $add (type 1) (param i32 i32) (result i32) (local i32) global.get $__stack_pointer i32.const 16 i32.sub local.tee 2 local.get 0 i32.store offset=12 local.get 2 local.get 1 i32.store offset=8 local.get 2 i32.load offset=12 local.get 2 i32.load offset=12 i32.mul local.get 2 i32.load offset=8 i32.add) (memory (;0;) 2) (global $__stack_pointer (mut i32) (i32.const 66560)) (global (;1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2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3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4;) i32 (i32.const 66560)) (global (;5;) i32 (i32.const 131072)) (global (;6;) i32 (i32.const 0)) (global (;7;) i32 (i32.const 1)) (export "memory" (memory 0)) (export "__wasm_call_ctors" (func $__wasm_call_ctors )) (export "add" (func $add )) (export "__dso_handle" (global 1)) (export "__data_end" (global 2)) (export "__global_base" (global 3)) (export "__heap_base" (global 4)) (export "__heap_end" (global 5)) (export "__memory_base" (global 6)) (export "__table_base" (global 7)))
S expression 看起来舒服多了,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信息,有方法定义,有本地变量,有导出语句。不过你可能会发现就一个非常简单的 add 方法,居然需要这么多行指令,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启优化。
大小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clang \ --target=wasm32 \ -O3 \ -flto \ -nostdlib \ -Wl,--no-entry \ -Wl,--export-all \ -Wl,--lto-O3 \ -o add.wasm \ add.c
在这里其实 link-time optimization
(连接优化)并没有起到作用,因为我们这里只有一个文件,在文件多的时候,这会起到很好的优化效果。
优化之后,我们发现文件变小了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(module (type (;0;) (func)) (type (;1;) (func (param i32 i32) (result i32))) (func (;0;) (type 0) nop) (func (;1;) (type 1) (param i32 i32) (result i32) local.get 0 local.get 0 i32.mul local.get 1 i32.add) (memory (;0;) 2) (global (;0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1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2;) i32 (i32.const 1024)) (global (;3;) i32 (i32.const 66560)) (global (;4;) i32 (i32.const 131072)) (global (;5;) i32 (i32.const 0)) (global (;6;) i32 (i32.const 1)) (export "memory" (memory 0)) (export "__wasm_call_ctors" (func 0)) (export "add" (func 1)) (export "__dso_handle" (global 0)) (export "__data_end" (global 1)) (export "__global_base" (global 2)) (export "__heap_base" (global 3)) (export "__heap_end" (global 4)) (export "__memory_base" (global 5)) (export "__table_base" (global 6)))
POSIX syscall 到目前为止,我们都很顺利。不过一旦在 C 代码中使用了 libc
,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。
这是因为大多数 libc
都是为 POSIX
环境开发的,它们通过调用 kernel
实现了很多 syscall
,但是在 javascript
中我们并没有 kernel
接口,为了让这些 libc
在 wasm 中能够运行,我们就必须通过 javascript 来实现这些 POSIX syscall
,这个工作量非常大,非常困难。不过好在 emscripten
已经帮我们做了这些事情,更加细节的可以去 emscripten.org 了解。
内存模型 在了解 js 和 wasm 之间如何传递值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内存模型。
如果你使用了基于 LLVM IR
的方式来编译 wasm,那么 wasm 的内存分段方式是由 llvm-ld
决定的。它是一段线性内存
wasm memory layout
我们可以看到,先是栈,后面是堆,并且栈从高位往低位生长,堆从低位往高位生长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 wasm 的内存是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增长的。
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栈的大小是固定的(编译期确定,可以通过编译参数修改 -Wl,-z,stack-size=$[8 * 1024 * 1024])
,大小为: __heap_base - __data_end
,这两个值可以从上面的 wat
格式中找到。
内存分配器 wasm
的堆内存是可以一直增长直到最大值的。但是如果我们只管使用,不管回收,那么很快就会用完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内存分配器,很多编译工具都自带了内存分配器,在开源中也有很多自己实现的内存分配器,它们都有各自的利弊,比如 wee_alloc
,它只有大约 1k 大小,但是它会慢上一些。
值传递 wasm 的内存是 wasm 模块初始化时在 js 侧分配的一块共享内存,两者都可以用这段共享内存,听起来很美好,零 copy,但是没有这么简单。
因为在 wasm 中导入导出的函数参数只能是数字,如果要传入 js 的复杂对象,就需要借助 wasm 内存分配器。
大概方法就是先 malloc 一块内存(wasm 代码实现)并返回它的指针,然后我们使用 TypedArray 去为这块内存填充 bytes,然后将指针传递到 wasm 方法中。举个例子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onst uints = [1 , 2 , 3 , 4 ];const ptr = this .module ._malloc (uints.length )const heapBytes = new Uint8Array (this .module .HEAPU8 .buffer , ptr, uints.length )heapBytes.set (uints) ccall (ptr, heapBytes.length );void c_fn (uint8_t *buf, size_t buf_len ) {}
我们可以看到 js 的值在传入 wasm 的时候,先需要在共享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,然后将 js 的值序列化成 TypedArray 写入这块内存,wasm 中根据指针取到这块内存之后,再反序列化成自己想要的数据结构。
这是一个 序列化 -> copy 进内存 -> 读取内存 -> 反序列化
的过程。如果在 wasm 中要把一个值传递出来也是同样的过程。
这个过程麻烦且耗时,因为语言之间的数据结构并不互通,如何将两种语言中的数据结构进行互相转换是一个难题。通常的做法是让两个语言之间使用一块共享内存,然后让它们之间按照同样的内存布局来写入和读取,但是这么做的前提是数据必须是可被序列化的,如果我们的数据无法被序列化,可能就需要其他的手段了。
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:拿 DOM Event 举例,在 wasm 中创建一个和 DOM Event 映射的对象(并不是真的 DOM Event),返回它的指针,然后在 js 侧新建一个 DOM Event 实例并和这个指针建立映射关系,后续对这个 wasm 对象的所有操作,都通过其映射对象进行。这其实有点类似 binding 的实现过程。
总结 看到这里,我们应该知道在将复杂应用编译到 wasm 中的时候,性能不一定能够得到提升,反而有可能下降,这需要合理的去评估你的应用是否真的需要 wasm 去提升性能,如果 wasm 确实有帮助,那么要仔细考虑如何去设计 js 和 wasm 中的数据传递以及一些其他的优化点等等。